醫院人文
心理健康影響壽命長短
幾十年來,人們一直知道心理健康在一個人的生活質量中起著重要作用,而最近發表在《心身研究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心理健康也是決定一個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11年間的12424名成年加拿大人進行跟蹤研究后發現,研究開始時心理健康狀況欠佳的人要比精神狀態良好的同齡人壽命短4.7個月。
研究人員在1994年和1995年(第1階段)對參與者進行了首次訪談,然后一直隨訪至2010年和2011年(第9階段)。在第9階段中,死亡率數據由加拿大生命統計-死亡數據庫確定。研究結束時,共有2317名參與者死亡。
這項研究考慮了可能導致過早死亡的常見因素,包括受訪者的功能限制、健康行為(如吸煙、酗酒和體育活動水平)、身體疾病(如癌癥、心臟病、糖尿病和慢性疼痛)以及社會支持等。在完全調整了這些危險因素之后,研究還發現,在研究開始后的18年中,心理健康欠佳的人因各種原因死亡的風險比心理健康者高出14%。
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積極的心態與較低的皮質醇水平、炎癥減輕和心血管活動改善都有關聯。此外,心理健康程度高的人更有可能食用有營養的食物,堅持治療方案,保持良好的社會關系,并有更好的睡眠質量,這些可能都有助于長壽。
(方留民譯自英國《醫學快訊》)